第三百三十七章:让法兰西再次伟大
成功称帝的拿破仑三世既欣喜,又愤怒。
喜的是颠沛流离多年,他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法兰西皇帝宝座,这个曾经属于他叔叔,属于拿破仑家族的宝座。
愤的是他这次称帝比较顺利,这表示欧罗巴大陆上的其它国家已经不再把衰弱的法兰西视作威胁,认为哪怕是波拿巴家族的人做法兰西皇帝也不会对欧洲构成威胁。
这是对法兰西的蔑视,也是对波拿巴家族的蔑视
法兰西需要通过一场战争,站在强敌的累累尸骸上昭示欧罗巴大陆上的其它国家,法兰西男儿重新站起来了
拿破仑三世将尼古拉一世的来信揉成一团,随手丢在地上。
此时风头正盛,风光无限的「欧洲宪兵」俄罗斯正是最好的尸骸和标靶。
俄罗斯帝国看上去足够强大,击败俄国就能证明法兰西的实力。
当初他的伯伯就是在俄罗斯折戟,击败俄罗斯帝国也能为1812年远征俄罗斯的失败雪耻复仇,继而瓦解旧日的反法同盟。
只有瓦解了旧日的反法同盟,法兰西才有复兴崛起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现在英国人也很忌惮这只对欧洲事务过于热情的北极熊。
以俄为敌可以引起英国的共情,联手遏止住这只北极熊西进的势头,一起斩断这只北极熊向西伸出的熊掌。
拿破仑三世流亡到英国过,在英国的流亡岁月,也加深了他对英国的了解。
虽然英国曾是反法联盟的主要成员,但英国在欧罗巴大陆没有永远的盟友。
法兰西强大的时候英国可以和俄罗斯结盟,俄罗斯强大的时候,英国自然也可以和法兰西结盟。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然,发动一场战争还需要一个借口,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兵借口。
现在,这个借口也有了,还是尼古拉一世亲自送上的借口。
尼古拉一世的野心让奥斯曼帝国的第三十一任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深感不安。
迈吉德的最初的想法是游走于东正教的俄罗斯和天主教的英吉利、法兰西之间,以确保奥斯曼帝国的安全。
但尼古拉一世毫不掩饰的扩张野心,让这位苏丹的态度迅速发生了转变,对英法这两个天主教国家更为亲近。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也清楚,无论是亲俄还是亲英法,对奥斯曼而言都是很糟糕的选择。
不过显然亲俄的结果更为糟糕,因为贪婪的俄国对他们有更迫切的领土诉求。两权相害取其轻,奥斯曼的统治者们最终还是决定向英法靠拢。
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人口有三分之一是基督徒,这些基督徒中,既有东正教徒,也有天主教徒。
奥斯曼帝国是国家,但由于境内宗教派系林立,很多基督教圣地都位于奥斯曼帝国境内,因此奥斯曼帝国境内也有很多信奉基督教的子民。
帝国的宗教问题一直是历代苏丹都很头疼的问题,当然,宗教也是他们可以利用的筹码。
这次奥斯曼给英法这两个天主教国家的筹码的就是只要英法肯帮助奥斯曼抵御沙俄的入侵,奥斯曼帝国就献上圣地耶路撒冷教堂和伯利恒教堂的使用权。
拿破仑三世不是忠实的天主教信徒,他的叔叔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甚至驱逐了很多法兰西境内的神职人员。
不过这一次,只要尼古拉一世敢出兵奥斯曼,他就选择为圣地而战,为天主教而战。
既然尼古拉一世送来了一封措辞傲慢的回信,来而不往非礼也,拿破仑三世也有必要对尼古拉一世的傲慢予以回应。
拿破仑三世摘下了他的手套丢在桌子上,对一旁的亲信说道。
「将我的这副手套送给沙皇。」
摘下手套是骑士对决前的礼仪,这也表明了拿破仑三世要和尼古拉一世一较高下的决心。
亲信拿走手套后,拿破仑三世叫来了他的将军皮埃尔约瑟夫弗朗索瓦博斯凯。
「陛下」博斯凯向站在窗边的拿破仑三世问好。
拿破仑三世和他的伯伯一样是中等身材,身上同样透露着不怒自威的气质。
现在举国上下都对这位波拿巴家族的皇帝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带领法兰西走出低谷。
「今年扩编5万陆军的计划一定要按时完成,战争距离法兰西越来越近了。」拿破仑三世对博斯凯说道。
「陛下,只要军费充足,扩编的事情不在话下。」博斯凯回答道。
博斯凯的言下之意就是眼下军费并不充裕。
「军费的问题由我来解决。」拿破仑语重心长地说道。
「一旦和俄国爆发战争,这场战争的成败关乎法兰西未来能否在欧罗巴大陆站稳脚跟,这场仗只能胜利,不能失败。法兰西这只沉睡多年的雄鸡,也是时候该打个鸣了。」
胜则威无不加,败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