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君王之象
绣衣御史对朝廷逐门逐户的颁发圣旨。 若有如雎辛巳般口出狂言、抗旨不遵者,直接杀之,将尸首放在马车上,之后带回去给太子交差。 马车上尸体越多,后面接旨的速度就越快。 无论是出于对绣衣御史的恐惧,还是戚鸣暗中递消息,这对江常等人都是一个好消息。 这一日所有人都选择闭门不出。 传闻绣衣御史不仅是皇上的刀剑,更是皇上的耳目。 他们不敢再像以往一样,聚在一起公然讨论如何贪污受贿,在天子脚下仍大放厥词。 每个人都战战兢兢,担心自己的秘密是否已经被知晓。 他们或是在床上翻来覆去,或是在月光下来回踱步。 仅仅一天的时间,整个都城便被太子开朝的消息闹了个鸡犬不宁。 武朝的早朝是卯时,住的离皇宫远的官员,便要从子时便起床梳洗。当朝为官,第一件事则是要保证自身的洁净。 只是这眼下青黑的痕迹是无论如何也请洗不掉的。 不少官员穿戴停当后乘着轿子来到了宫门外。在皇宫之外可以坐轿子,进了皇宫便只能步行。 只是今日,众位官员并未像以往一样多言多语。 许多人交流只是眼神互相看了看,便垂头不语,静待宫门打开。 午门之上的城楼被称为“五凤”,其中设有朝钟朝鼓,由内廷四司之一钟鼓司的宦官们负责管理。到了上朝时分,钟鼓司便敲鼓响钟,然后打开宫门。 “寅时已到,开宫门。” 随着一声响亮的宣读声,宫门缓缓打开。 午门设有三道门,中间为正门,设有御道,非皇上亲临,否则不会开启。而这些官员们只能走左右两掖的左掖门、右掖门。 每位官员都拿出自己的腰牌给宫门侍卫一一检验,就连当朝宰辅柳仲卿也不例外。 之后便是在太监的带领下,步行从宫门走到朝会议事的长乐宫外等候。 所有官员按品级进行排列。 宰辅柳仲卿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站在了百官之首的位置。 排在柳仲卿之后的便是廉湛、戚鸣等九卿官员,只是大司农、宗正寺卿已死,如今只剩七人。 之后便是九卿下属的各部官员,依品级进行排列。 这些官员中,有不少人还是前不久刚上位的,因此他们都不是柳仲卿的嫡系。 不过柳仲卿却依旧是一副不怒自威的模样,目光凛冽。 而且他的气势和柳仲卿完全不同,他的威压更显凌厉。 “诸位卿家请稍候片刻。”内务宦官恭敬行礼。 这时,太子已到达御门。 钟鼓司开始奏乐,绣衣御史力士撑五伞盖、四团扇,从东西两侧登上丹墀,立于御座左右。 内使两人,一人执伞盖,立于座上,另一人执“武备”,杂二扇,立于座后正中。 鸣鞭一响,百官鱼贯而入。 走在前面的柳仲卿心中多有不满,故意向廉湛发难。 “监国太子行皇帝之礼,廉大将军可觉得妥当?” “太子有监国之权,见面如见圣上,有何不妥?”廉湛淡淡地回应了柳仲卿的话,却是不理睬他暗中的语气。 “那廉大将军倒是一片赤诚,只是不知道这太子会不会是第二个武皇。” 柳仲卿这句话挑拨意味极重。 当年廉湛因功高震主被削了兵权,如今又来帮太子夺权。 之后若是李云兴登基,廉湛怕也是难逃一死。 “那柳大人是觉得武皇当年下的圣旨不对?那柳大人可以去跟陛下讨教一番,让陛下重新拟一份圣旨来?” 廉湛不动声色地反击。 柳仲卿被噎得说不出话,气愤地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廉湛虽然对武皇当年之事颇有怨言,但回朝之后,即使做了被架空的大司马,钱银俸禄也从未克扣过半分。 尤其是在直到绣衣使者的存在之后,廉湛更加笃定,武皇当年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太子留住一丝希望。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但廉湛被削却没有就势与柳仲卿勾结在一起。 便是验证了他的忠心,只忠于武皇,只忠于朝廷。 所以这些年来,廉湛手无兵权,却在暗中培养了一支以展骏为首的精兵,武皇并不是一无所知。 可即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