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文书院的归宿
郑玄这里的麻烦解决了,王弋可是长舒了口气。 他一直在思考该用个什么借口让郑玄入套,没想到就这么定下来了。 亲自将郑玄送到了府门外后,王弋命人召来了荀彧和满宠。 王弋准备和两人商讨一下文书院的拆分问题,原本王弋是不想和荀彧谈的,但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些稽查的事,不得不将荀彧找来。 很快,荀彧和满宠接踵而至。 王弋也没有嘘寒问暖,直接引入了正题。 “文若,我准备将……” “殿下。” “啊?” “赵王殿下!” “行吧,行吧。孤……孤!满意了?”王弋对荀彧的提醒很是不耐烦,揶揄了一句便将话题继续:“孤准备将文书院进行拆分,将负责监察的部分独立出来,命名为监察院。 监察院下设三个部门,督察院、御史台以及大理寺。 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副官为御史中丞、属官为各路御史。他们的任务和大汉类似,风闻奏事、监察百官。 督察院长官为督察令、副官为左右中丞、属官为各路督察。他们负责的事督察官员廉政,抓捕贪污受贿的官员以及行贿团体。. 大理寺负责审判刑狱案件,长官为廷尉,副官为大理寺丞,属官为正卿、少卿、寺正等,拥有对案件的最高审判权。” 王弋刚说完,荀彧便找到了一个漏洞:“主公,御史台和督察院的职能是不是有冲突,权力重叠了啊。而且督察院和大理寺的权力也有重叠,若是相互争功还好说,若是遇到案件互相推诿,小事也会被拖成大事。” 荀彧的眼光很毒,一眼看出了王弋设计的这套体系冗余的问题。 王弋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确实如此。 御史台和督察院重叠的是监察的权力,督察院和大理寺重叠的是抓捕的权力。 王弋设计的初衷确实没什么问题,御史台发现、督察院破案缉拿、大理寺抓捕。 可到了现实却有些难以实现,毕竟立功的事人人都想做,掉头发的活儿大家都避之不及。 “文若觉得应该怎么做?”王弋询问起荀彧的意见。 荀彧想了想,认为绝对不能给御史台拥有抓捕的权力。 于是便说道:“主公,不如不要督察院,将所有监察的权力全部给御史台,所有抓捕的权力全部交给大理寺。大理寺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正规军队,专门负责案件以及相关的抓捕。” 法警? 王弋一愣,心道荀彧是真厉害啊! 不过他真的有点儿不想丢弃督察院,后世的经验告诉他,御史台的作用比起风闻奏事,更多的是朝廷官员互相角逐的战场。 很多政争的开端都是由御史台挑起的,王弋的想法是用御史台打掩护,督察院安心干活。 一时间王弋有些拿不定主意,这时满宠忽然说道:“主公,其实这三个官署都可以保留下来,只要去掉监察院就行了。” 王弋和荀彧闻言一怔,紧接着豁然开朗! 将它们放在一起确实权力会重叠,可如果将他们分开不就没事了吗! 王弋差点被自己蠢死,三省六部只是政体的主干,又不是政体的全部,为什么自己会觉得搞出个三省六部就算完事儿了? 三人又讨论了一会儿,很快便将拆分工作定了下来。 荀彧举荐了在兖州帮助袁涣的沮授出任御史大夫,王弋考虑了一下便同意了。 紧接着王弋任命满宠为廷尉,掌管大理寺事宜。 而督察院的工作,王弋准备交给王芷。毕竟明镜司曾经就是干这个活的,让王芷出任督察令他也放心,至少王芷不会贪污受贿。 借着这个机会,荀彧向王弋提出了一条建议:“主公,臣认为官制的改革可以加快一些,改革幅度可以极大一些。” 荀彧的建议一点问题也没有,如今王弋已经是王爵了,已经有资格在自己的领地中搞一些属于自己的政体了。 王弋之前一直小心谨慎,无外乎是缺少一个强有力的名头。现在名头有了,他也不用顾忌太多。 不过对于这条建议王弋思考了很久,还是有些担忧的问:“文若,你能保证其他人不反对吗?” “主公无需忧虑。”荀彧却十分有把握,反问道,“不知主公有没有看过封赏的旨意?那位陛下已经输了,现在还没有反对的人,便是认同的主公的想法。” 不反对就是默认? 这是王弋没想到的,之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