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第 142 章 ˇ 辰哥儿策略
文昭帝终于在一沓子书稿奏章中翻到了宋景辰递上来的那本策论 , 说是本子 , 不如说是折页 , 封皮上写着 :“ 皇帝陛下亲启 “ 几个大字 。
就这几笔字写的 , 文昭帝看得直摇头 。
实话实说 , 宋景辰的字得看跟谁比 , 跟他们数理班的孩子比 , 写得真不算很糟糕 , 同科举班的学生比 , 真不咋地 。
若是同文陀帝这样的书法大家比 , 那还是别比了 。
大夏朝选用人才有四好 , 长得好 , 说得好 , 干得好 , 写得好 。
满朝文武的书法没有一个是看不过去的 , 尤其臣子们都知道皇帝酷爱书法 , 私下那更是勤学苦练 , 不求被皇帝待见 , 但绝不能让他讨厌 , 书法不好恰恰是文昭帝所不能忍的 , 所以 , 满朝文武不说个个都是书法家吧 , 那也差不到哪里去 。
文昭帝看惯了好的 , 再看宋景辰这两笔小字儿 , 当真是 “ 耳目一新 。 “ 他指着封页上的几个大字对张公公道 :
「 这宋家倒是个实诚的 , 没有找人替小孩子代笔 。“
张公公一听这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 这就是看你顺眼 , 不好也是好 , 看你不顺眼 ,
好也是不好 , 好坏还不全是帝王的一句话 。
张公公忙陪笑道 :“ 是啊陛下 , 考奴看这孩子的字虽无定势 , 却也笔画舒展开放 , 颇有洒脱自由之意 , 加以时日多加训练 , 必能写出一手好字来 。“
文昭帝点点头 :“ 辰哥儿如厮美玉 , 如何能缺了一角 , 这样 , 把胺这里的字帖拿去几幅叫他临摹 , 就让他从楷书练起 。“
“ 叫他每日临摹一篇 , 月未把临摹好的字拿给脊看 , 顺便叫翰林院那几个书法不错的考家伙抽空给指点指点 。“
张公公忙称是 。
文昭帝打开折页 , 通扫一眼 , 不由揉了揉额角 , 又把折页递给了张公公 , 道 :
“ 算了 , 还是你来念给胺听 。“
张公公嘴角抽搐 , 看到了吧 , 这实诚虽好 , 可实诚他不受用呀 , 以陛下对书法一道的品味 , 看到辰哥儿这两笔小字儿能不如鲫在喉 ?
文昭帝在御案后坐下 , 张公公展开折页开始念一一
耕牛者 , 农事之本 , 百姓所仰 。
其筋角为弓弩 , 皮囊为帐幕 、 甲家 、 履靳之属 , 可利军备 。
功用之大 , 利国利民 。
然 , 历代皆不解牛之乏 , 何也 ?
日有四难一一
一日 : 一牛三四载始成 , 一载得一子 , 不利繁衍 。 二日 : 饲牛所费甚大 。 需粥草水源之多 , 且疫病威胁不绝 , 养之不起 。 三日 : 耕牛惟春夏而用 , 忙则不足 , 闲则皆废 , 亦民所不愿 。 四日 : 今市上一牛十银 , 屠之则肉值三十 , 虽禁屠牛 , 利之所在 , 难以制止 。
是故 , 吾亦不能解此干古之难也 。
张公公 : 7
文陀帝 : …
宋景辰这段话开篓先讲耕牛的用处很大 , 又讲历朝以来养牛面临的实际困难 ,
最后来一句 , 前辈们全到解决不了的问题 , 自然我也解决不了 。
文陀帝摆摆手 ,“ 接着给胺念 , 胺倒好奇这孩子后面怎么同胺交差 。“
张公公依言继续一一
然 , 事无绝对 , 本未相因 , 人之用牛 , 用其力大 , 若思省力之法 , 岂不亦减牛之需乎 ? 今二十亩之地得养五口之家 , 若得一亩养一人 , 岂不亦脱牛之依乎 ?
粟多 , 一农有余粮余财 , 养牛之困岂不自解乎 。
宋景辰这段话筒单来说就是虽然养牛的问题我解决不了 , 但我可以想办法减少对耕牛的依赖 , 如此也算变相解决了地多牛少的问题 。
如何解决对牛的依赖呢 , 两方面 : 第一想办法让农耕更省力 , 第二提高粮食产量 。
以前考百姓种二十亩地才能养活一家子 , 没有牛帮着干活 , 单纯靠人力种二十亩地自然很难 , 但若是四亨地就能养活一家子人 , 岂不是就不必非得用牛了 ?
农耕省力 , 亩产提高之后 , 考百姓手里自然就有粮有钱了 , 养牛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
文昭帝来了兴趣 , 说得好 , 既然养牛的困难无法克服 , 为何不想办法减少对耕牛的依赖呢 ?
见帝王目光灼灼 , 张公公继续往下念一一
然 , 此上种种 , 不离格物之道 。 故 , 朝廷当重格物之才 , 是为百年之计 。
听到这句话文昭帝乐了 , 绕一国 , 合着你这是给胺画大个饼顺便再往陈宴安那数理书院上贴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