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军工学复合体
“普林斯顿大学每天都在变得不像是一个学术园地,而更像是一所军事学校。正常的教学课程每周都在让位给那些军训课程,成百上千的学生身穿着统一的军装,接受军事训练,将原先书声琅琅的校园变成了军号嘹亮的军营。
g,你知道我有多么想来到中国和你畅谈数学,聊一聊数学问题,此刻我真的羡慕你,还能自由自在的在数学之海中遨游,愿上帝让这该死的战争尽快结束……”
在赶往欧洲的游轮上,程诺并不仅仅把目光放在德国,其中还包括英国、法国等国家,尤其是眼下他更熟悉的美国,更是在程诺的考察范围内。
中间还特意嘱咐他在美国的同学,着重考察现在的美国情况,积极学习。
程诺还记得他的前世,早些年网上还流传着一则笑话,说是每年美国秋季都很疑惑,说是中国快速动员增兵,过了一个月之后又迅速消失,非常不解,到了后面才知道这是我们独有的军训。
但是论起严格意义上的军训,美国起步也是非常早,甚至更专业化。
眼下美国有525所高校组建了学生军训练营,占全国高校的94,大约165万男学生应征加入各校的学生军训练营,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74。
同时发起“学生军训练营”项目,以校园为场地招收学生军,开设与战争相关的课程,全面开展军事教学。
具体课程中的军训课程和军事理论,程诺并不上心,但这些大学同步进行的与战争相关的应用型课程则让其倍加重视。
不是因为有它,而是因为这些课程包括汽车驾驶与修理、电子通信、电工、锻造与铸铁、汽油机工、机械工、钣金工等,这些东西都是程诺发展工业所急需,也所眼馋的。
所以程诺也想着看看能不能通过留美同胞,蛊惑一些专业人才过来。
就算是找不来人才,弄回来一些教材或者设备,那也是相当不错的。
毕竟程诺再厉害,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涵盖所有的工业分类。
“这样,任公麻烦你给美国学生会那边再发一封电报,大意是我们眼下不用想着省钱,只要是对我们有用、有利于发展的,我们都要来者不拒,越多越好,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梁启超犹豫一下,询问道:“军事方面也是吗?”
没等程诺回答,一旁的蒋百里率先出声:“仅仅是做一个富家翁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学会武装自己,老师您也说过,谓剿绝弱者为强者之天职,且为世运进化所必要。没有防范能力,最后辛苦积累的财富,必然被抢走。”
程诺身为军事门外汉,之所以带着蒋百里,除了因为他是梁启超的学生外,还想着看看能不能让手下这唯一一名军事人才,来到一战战场上学到些什么东西,回来也好进行自己的军事化教育。
如今看到蒋百里主动出声,不仅没有觉得很唐突,反而欣慰道:“军事和科学不分家,想发展军事能力,科学技术水平也不能差,这样吧,我给美国的同学说几个方向,供他们参考。”
原地踱步一会儿,程诺勐然抬头,认真道:“比如军事光学、军械、地形测量、食品保存、致命毒气、染料、炸药、烟幕、代用燃料、潜艇探测等,这些对我们非常有用,也都是美国擅长的,建议同学们重点关注。”
虽然不明白其中的具体意思,但梁启超还是点点头:“好,我这就去办。”
看着梁启超远去的背影,蒋百里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强行忍住,叹了口气。
程诺对此心知肚明:“不要怪你老师,当初他对自然科学也是非常欣赏,表示要将世界学说无限制的尽量输入,如今看到科学水平如此发达的欧洲诸国,打得不可开交,想法由民族性趋于世界性也算情有可原。”
蒋百里略感痛惜:“老师的想法还是过于天真,国际地位不是谈判得来的,而是……唉。”
程诺大度地摆摆手:“那又如何,至少任公先生还在积极联系他在北美的朋友,帮我们做这些事情。虽然眼下美国看着全员动兵,看着比我们先进不少,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浑水摸鱼,悄悄把一些技术给挪过来。”
不过联想到美国大学发展史,程诺心中的急迫感又涌上心头。
正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学积极参与,直接导致其大学在教学、科研和服务三个方面均很大程度地转向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战争轨道,而不再是囿于纯学术理念的象牙塔。
大学师生们亦组成了为国效力的“知识大军”,而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学究和书生。
并且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战争时期,还进一步影响到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其积极表现也扭转了美国公众由来已久的、藐视大学“百无一用”的反智主义偏见。
随着大学的公众印象和社会地位的大大改善,美国高等教育迎来了空前繁荣的年代,被称为美国大学扩招和发展的“黄金十年”,堪称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众高等教育时代。
而程诺正处于美国大学教育的起跳点,如果他不抓住这个机会,在国内完成工业基础的同时,不趁着这个宝贵的时间窗口发展大学教育,那么剩下的大半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