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八章 他叫于大桦
王晓波被他们问的没办法,只能说道,“其实就是感觉生活太过安逸了,导致我现在根本没有写东西的激情。以前虽然日子过得苦一点,但是想要提笔写的东西很多,每天都是写写画画的,写出来未必要发表,就放在抽屉里面,没事自己拿出来看看。”
“现在吧。”王晓波喝了口热茶,随后摇头道,“生活太轻松了,有时候想要逼着自己写点东西,坐在桌子前面半天都动不了笔。”
听到这话,几人都沉默了,因为王晓波说的没错,现在他们的产量也都是越来越低。
余桦就不说了,这家伙本来产量就低。
毕飞雨呢,原本产量很高的,每个月从他屋里送出去的稿子数量绝对是最多的,但现在他的产量也下降了不少,一方面毕飞雨确实也不太想写中短篇了,他开始琢磨长篇,另一方面也是刚才王晓波提到的问题,生活的太安逸了,而且毕飞雨还有很多分心的事情。
还有看似“高产”的于东,其实这两年产量也下去了。
以前不管是哪一年,不管是中长篇还是短篇,不管是随笔还是小说,反正每一年肯定都有《收获》、《钟山》、《当代》这类一线文学杂志会收录他的作品。
但是现在呢,于东出的都是商业性比较强的作品,虽然依旧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但是有一些读者也表示惋惜,他们更希望于东能够再出一些类似《向西》、《旧书》、《诅咒》之类的作品,只有这些作品,才能体现于东的高度。
于东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随着作品越来越多,不管是抄的还是原创的,他都发现自己的创作激情越来越低,现在写东西更多是为了创造新的IP,让公司发展的更好。
“所以,你认为,找个乡下的学校去支教,就能重新激发你的热情了?”余桦问道。
王晓波耸了耸肩膀,说道,“能不能够重新激发我的激情尚未可知,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我理应做出改变。答案到底是什么,去半年之后,自然就能见分晓了。”
毕飞雨微微叹了口气,说道,“老王这个想法其实很好,不过我们不比你只身一人,想走就走。”
王晓波也有妻子,但是李银河常年在美国,很少会回来,几乎等同于是只身一人,正因如此,他做出这样的决定也相对轻松一些。
而毕飞雨不仅仅有妻子付静,还是学校领导,平时工作一大堆,根本不能把手一甩跑去支教。
倒是余桦,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老王,你说我这样的,要是去支教,人家能要么?”
王晓波笑眯眯地说道,“你现在教大学生,研究生都游刃有余,更别说是小学生了,而且你不是当过医生么,去了农村那可太吃香了。”
余桦现在在国际协作中心确实有带研究生,不过主攻文学方向。
说起当过医生这事,余桦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也就拔了几年的牙,其他病我可看不好。”
余桦这话自然是谦虚的,要说专业技能他跟人家专业医生当然不能比,但毕竟从小耳濡目染,一些小病他还是能看得好的。
“你这是想要跟着老王一起去?”毕飞雨问道。
余桦摸了摸头,“是有这想法,不过我回头得去问问陈红。”
毕飞雨撇嘴道,“海菓还在上小学,你突然跑去支教,陈老师怎么可能同意,你去问就是找训的。”
余桦笑呵呵地说道,“不是说了,皋城又不远,趁着周末我一个月回来两次,比之前我刚来金陵的时候情况还要好。”
他这话倒是不假,当年他被聘来金艺当驻校作家的时候,陈红母子还在金陵,后来等他在金陵这边工作稳定了之后才把娘俩给接过来的,金陵距离燕京那可就远了,别说是见一面,当时就是通电话都不容易,电话不好找,而且电话费还贵。
王晓波要去乡村支教,于东都没说什么,余桦要去,于东就更不说什么了,毕竟余桦身体比王晓波好多了。
“你回去问问吧,如果确定了,周一跟他们一道过去,我帮你们联系一下。”
……
第二天,余桦就去找了于东,说陈红同意了,让他去支教,不过条件是每两周必须回家一次。
“条件谈妥了,我周一就跟老王他们出发。”
看着余桦兴奋的样子,于东笑道,“支教并不容易,你要做好心理准备,特别是对孩子们,要有耐心。”
“这个你放心,一个能够连续拔五年牙的人,耐心是一点都不会缺的。”
于东笑着点头,“那好,我明天就送你们过去。”
“明天?不是说周一么?明天周六啊。”
“不去皋城了,我又找到一个更需要你们的地方。”
“那是哪里?”余桦问道。
于东则卖着关子,“明天去了你就知道了。”
“老王知道么?”
“他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