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困惑
晚上读完剧本后,徐容拉着王亚芹排了一会儿戏,便停了下来。 明天他的通告只有三场,该怎么演,平时他在脑子里都已经构思了无数遍,之所以还要排,主要是为了挑出感觉上最契合的表达方式。 除此之外,也是他心里有事儿。 今天下午去了公司之后,除了五六月份的曝光计划之外,靳芳芳还谈起了另外一个担忧。 他的表演方式和戏路选择。 靳芳芳不懂演戏,甚至对此一窍不通,但是却不妨碍她从一个观众的观点进行评价。 她担忧的起因还是眼下仍在热播的《北风》。 徐容拍的每一部戏,她都会认真看,即是替他为以后选剧本把关,同时也是找到适合宣传的话题。 “你演的越来越不像你,角色之间的共性也越来越少,帅红兵这个角色身上几乎已经完全没有了你自身的特点。” 这是靳芳芳的原话,她希望徐容以罗佩纶、王一民一类的角色定位为中心,然后适当的拓宽戏路,而不是眼下这般,尝试各种各样的角色。 对于帅红兵,徐容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在拍摄的前半程,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他很开心,也相当放松,他活出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应该有的轻松和无忧无虑。 《踏星》 尽管那不是他。 但在靳芳芳看来,他在塑造帅红兵的过程中,失去了他自己本身的特质,这种特质,在他以往塑造的任何一个角色身上,都或多或少的能够看到。 徐容明白靳芳芳话里的意思,真正说起来,她察觉的其实稍微晚了一点,这种情况,并非打帅红兵开始得,更早一些,在塑造魏端时已经初露端倪,角色身上他本身的痕迹已经在慢慢减少,只不过帅红兵身上少了太多,所以才引起了她的注意。 于一个演员而言,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斯坦尼拉夫斯基曾经说过:当角色没有了,而有的只是剧本规定情境中的“我”时,便有了艺术。 但这种情况,于艺人或者绝大多数演员而言,反而是一种坏事。 每一个演员都有其特定风格和特质,而每一部戏也都有其特定色彩,在选角时,尤其大制作商业片选角,投资方或者导演往往会选择与之相符的演员,比如眼下,若是选择硬汉主角,胡军和于容光之类的演员自然是不二人选,这就是一个演员的特质或者风格。 而当一个演员没有了鲜明特色,演什么是什么,观众看到也都能接受,却很容易沦为二番三番。 李雪建能演硬汉吗?也许能,也许不能,但是投资方不会冒这个风险。 这个规律在电视剧领域尚不凸显,但是在商业片市场,却是铁律。 也就是当年李翰详骂梁佳辉的那句:“我要捧你做明星,你却跑去当演员,没出息!”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梁佳辉的业务能力母庸置疑,但是鲜有担纲男一,他的戏路太广,塑造的各种各样的角色,似乎什么风格的题材都能驾驭,但是身上却没有太过明显的风格。 这样的演员,太适合演配角了。 徐容一直以来秉持的打算都是做一个好演员,如今,他已经迈过了门槛,却没想到得到的不是认同,而是劝戒。 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儿,但是于电影市场而言,却是不合适的。 尤其是他打算过两年就试水大荧幕。 王亚芹瞧着他一直神思不属,问道:“徐老师,你今天怎么有点心不在焉?” 徐容笑着摇了摇头,他很清楚,自己的困惑,王亚芹根本无法回答,不仅她无法回答,绝大多数同行也无法回答,因为九成九的,终其整个职业生涯,都不会遇到这个问题。 他想了一会儿,问道:“如果你觉得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但是所有人都认为你是错的,你会怎么做?” 王亚芹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道:“我读的书不多,不过既然所有人都说我错了,那应该,是我做错了吧。” 徐容缓缓地点了点头,好一会儿才道:“你先回去休息吧。” 王亚芹一瞅徐容的脸色不太对,在起身的同时,小心翼翼地道:“徐老师,我说错什么了吗?” “没,我就随口一问。” 等王亚芹出了门,徐容缓缓躺倒在了沙发上,他避开了许多到了一定层次的同行都会陷入的对体系和自我的怀疑,却未曾预料冷不丁的就掉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当中。 他并不怀疑斯氏体系,也不质疑表演的技术性,但是却陷入了该不该继续往前走的怪圈当中。 因为就此打住,保持现有的风格,也就是王一民的风格,他能一直红下去,但如果继续往前走,也许大制作男一会离他越来越远。 而且可以看到的是,他接触过的绝大多数同行,都一直保持着自身的鲜明特色,纵向挖掘,即使拓宽戏路,也是在本身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延伸。 他熟悉的人当中,只有一个例外。 但是生活过的实在算不上富裕。 这个行业病了,而且病的不轻,但眼下的他根本无力改变,这种情况下,想要红,想一直赚钱,必须先学会适应规则。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大半夜,徐容才入睡。 在往常,他也经历过很多事儿,烦心的、顺心的,他都能先放在一边,暂时不去管,可是这件事不行。 他曾经跟李志宇说过,他享受攀登过程本身的乐趣,目标清晰,路径虽不明确,但却可以慢慢摸索。 但眼下目标依旧清晰,只是囿于外界环境,他却必须止步不前,依着靳芳芳的建议,他可以纵向探索,但横向的延伸必须要止步了。 第二天中午,徐容来到片场的时候显得相当疲倦。 他已经在消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