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世家也有忌惮
毁在当时的陈友谅,目空一切,根本没有把朱元璋放在眼里,所以只要能诱敌深入,就可以掌握地利,然后再开仓放粮、来鼓舞民心和士气,就可以掌握人和,天无绝人之路,生路就藏在这万千死路中,就这样,在刘伯温的策划下,朱元璋迎难而上,三年的时间,三战陈友谅,并成功在鄱阳湖将陈友谅击溃,吃掉了陈友谅这块肥肉,也让朱元璋陈功的屠龙改命,成为了天下共主。 细看当时的历史详录,就不难发现…..朱元璋能战胜陈友谅,完全是运气使然。 尤其是如今,世人常常念道的火烧赤壁……众人都在故事里,为曹操惋惜。 可殊不知,这本刻画的蓝图,是作者以朱元璋,火烧战船,借天时地利,借东风烧毁了陈友谅的战船。 陈友谅,输在了一场东风之上,否则,以数倍相对的兵力,朱元璋断然不可能成为天下共主。 这一切成败,都在天时地利之间。 自此之后,朱元璋再无对手,没过多久,就统一了江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之主,到了公元1367年,也就是朱元璋称帝前夕,他连夜诏见刘伯温,请他为以后的大明测算国运,没过多久,刘伯温根据天象编着了《戊申大统历》,就是这份历法,让朱元璋作了两个重要的决定,第一个是禁止民间传阅星象书籍,违者一律论斩,其实禁书事件在历朝历代都有发生,主要就是怕真有高人算准了明朝国运,让一些谋反者能够借天运击垮大明,第二个就是让刘伯温挑选了一块风水宝地,来为大明建立皇宫,也就是今天的南惊明皇宫,选定皇宫之后,为了断绝他朝龙运,朱元璋又让刘伯温去斩尽天下龙脉…… 古人常说,帝王就是秉承龙脉而生,有龙脉的地方,就会有帝王出现,所谓龙脉并不是真的龙,而是酷似龙的山脉,通俗点来说,就是百姓口中的风水宝地,在天人感应的思想中认为,人随炁生,炁可以理解为是能量,或者是气运,炁越充足的地方,人的气运就越好,有的甚至可以保他坐上王位。 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想的都是如何让江山永固,为朱家子子孙孙所有。这和刘伯温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也觉得,如果天下永为朱家所有,那么老百姓就不会再经历改朝换代的痛苦,就可以永享太平,于是,他答应了朱元璋的请求,决心斩断天下龙脉,为朱家换来永世太平。 在刘伯温为明朝编着的《戊申大统历》中,确实记载了几次劫难,朱元璋认为未来的这些劫难,可能就预示着有人造反,所以就让刘伯温将所有的龙脉捣毁,至今在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关于刘伯温和龙脉的传说, 他先来到无锡龙山,这里名副其实,真的就是也一股龙脉,于是上奏之后,确定斩了这股龙脉,但如何斩,让刘伯温伤了一番脑筋,最后,他鼓动当地人在山上开垦土地,改变山形,这样龙脉自然就消失了。 第二个龙脉之地是在兰州的南北山,这回刘伯温让人们做了三件事,修了一个石柱子,名曰困龙钉,建了一个亭子,名曰伏龙亭,然后挖了一个大坑,名曰锁龙井,就这样一番操作,把这股龙脉也断了。 刘伯温就这样辗转各地,为朱元璋斩了九十九条龙脉,他每一次动作都以人为本,尽量不惊动当地的老百姓。当时的天下。只留下了朱家一条龙脉,这也预示着朱家内部皇位相争的局面,后来的朱允炆削蕃,朱棣谋反,朱棣的儿子谋反,朱祁镇和朱祁钰相互争位,虽然龙脉已毁,但灾难却如期而至…… 但是,不管是朱元璋还是刘伯温,都忽略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朝廷,除了内忧,就是外患,斩龙脉能够除掉内忧,但如何能够杜绝外患? 当然,那时候的的关外,还没有完全收复,刘伯温也没有想到那里会有龙脉,结果到了明末,国内大地一样烽火四起,但江山却让关外夺走,这也算朱家百密一疏,斩进龙脉,徒留祸患。如果明末时期,只有外患,没有内忧,料想他崇祯,也不会那么狼狈。 如今在回想起这茬,纳兰家的人,开始骇然心惊…… 外人不得内幕,世人不解其中玄机,可纳兰家心知肚明。 当年刘伯温斩尽天下龙脉,关外何以为大?那都是纳兰家的功劳,纳兰家可是清朝皇室的坐上宾。 没有纳兰家的前身,萨满神婆,清朝也不会化作真龙,入主中土。 刘局此刻不动声色,一双稍显仇视的眼睛,就那么淡然的注视着纳兰家,两姓之间的恩怨。 在彼此的脑海中浮现,正是因为这些夙愿,所以上世纪建国之初,还曾打压过一段时间的北马,当时不少神婆收堂避世…… 这一刻,纳兰家的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刘局绝非虚有其表,自打清朝没落之后,在上世纪平静的岁月中,也曾有关于斩龙的事迹传闻。 当时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