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九百五十二章制定计划(二合一)

第九百五十二章制定计划(二合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范文程当即建议既然大明没有议和的迹象,那咱们就借着这个由头,先掳掠大明啊!

蒙古人哪有大明富裕?

再加上贺今朝既然敢率领大军兵发四川,那指定在山西老地盘留下充足的后手。

卢象升稍微露出一点动静,他就指使蒙古人袭击宣大边境。

纵然是我们也被贺今朝给利用了一遭。

再加上贺今朝占据四川之后,大明不可能无动于衷,边军又会南下,到时候大明北方兵力空虚。

那靖辽侯吴国俊不过是通过贺今朝买卖人头,才会身居高位,被吹出无双战将的名号来,不足为虑。

所以现在正是掳掠大明的好时机。

打什么蒙古人啊,一帮穷鬼,尽是事,不仅无法支援大清,还得大清时不时的贴补他们。

皇太极听完宁完我、范文程等谋臣的话,表示赞同。

贺今朝都能如此顺利占据四川等地,我如何不能好好劫掠大明一次呢?

皇太极看透了明廷的底细,决定发动第四次征明战事,必须得抓住明朝不能议和这件事来做文章。

“征伐非朕所乐,朕常欲和而明不从,所以兴师!”

这次的入关征明,皇太极选择了年轻有为的兄弟子侄为统帅。

他命令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长子多罗贝勒豪格、七兄弟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为副,统领左翼兵。

以侄儿多罗贝勒岳托为扬武大将军,侄儿多罗安平贝勒杜度为副,统率右翼兵。

清军分左右两翼进兵。

作为战略部署,皇太极召集出征的诸多亲王贝勒大臣宣布了不少严苛的纪律。

多是对统率以及旗丁的惩罚各种条例!

直到最后,皇太极着重强调了进入大明境内,勿要毁坏寺庙,勿要妄杀平民,勿要剥取被俘人员的衣服。

勿要离其夫妇,勿要贪掠财物,勿要用俘获之人看守马匹。

不要吃不熟悉的食物,不要饮酒,有不遵从者,依律治罪。

这些事都是皇太极根据前三次掳掠大明所总结出来的。

他毕竟现在已经称帝了,既然大明那么的没实力,自是要多多争取明境内的百姓。

让他们加入我大清的治下,为我打天下添砖加瓦,而不是都投靠到锤匪贺今朝那里。

皇太极为了让山西的锤匪放心,也给贺今朝写了一封信,说你不地道,前去打四川也不告诉我。

咱们两个可是姻亲之家的盟友,理应共同对付大明。

听闻你在四川陷入了苦战,那我这个当老岳丈的必须帮你减轻来自大明的压力。

你尽管在四川待着,我派人掳掠大明,以作牵制作用。

咱们两个合伙灭掉大明,到时候划江而治,世世子孙永结同盟。

皇太极在政治上大多时候都是成熟的,故而嘴里的谎话也是一套一条的。

尽管他确信贺今朝不会相信他说的话,但保不齐哪一天他这个当头的,脑瓜子一抽,就出了昏招。

如此行为,那都是说不准的。

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又不用付出什么代价。

皇太极认为,贺今朝就算是得到自己出兵的消息,他也鞭长莫及,根本就没有什么精力再来分一杯羹。

至于大明得到他派出两路大军西征的消息,山海关以南东的明军一定会西援。

为了使得明军疲于奔命,首尾不能相顾,使得西征的清兵能够从容的直捣中原。

皇太极决定回去,亲自统率大军从义州渡大凌河,在这一代牵制祖大寿。

对于在大明拥有“祖跑跑”美称的祖大寿,皇太极始终无法放下心来。

这个人实在是过于忠诚于大明,尽管自己对他释放了极大的善意,又给他写了许多信件,可祖大寿一点投降兴趣都没有。

当年跟随他投降的关宁军以及祖大寿的族子,都接了皇太极的委托,要劝说祖大寿尽早归降。

那些祖大寿收到信件后,很多时候看都不看,直接扔进火盆里取暖。

锦衣卫赶到重庆,奉诏把傅宗龙、邵捷春等人剥夺官职,戴枷押回京师。

至于四川巡抚由陈之奇担任。

傅宗龙万万没想到邵捷春也会跟他一样。

逃跑到此地的瑞王一下子就坐不住了,陈之奇有什么本事,他急忙叫锦衣卫的人等几天,他要向皇帝求情。

锦衣卫的人自是给了王爷机会,但是他们得先赶路,否则没法限期交差。

只要陛下同意王爷的上书,那我等就分毫不差的把二位大人给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