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黄泉河水
石碑就立在岸边,不时地被惊涛拍打,留下了岁月侵蚀的黄色痕迹。细细观察,那些黄色的痕迹背后,竟然像是有一层厚厚的金属黑色覆盖,油乎乎地在石碑脚下积累了一层奇怪的“脂肪”,显然这块碑已经快要倒塌了。 “黄泉!” 韩宇呆呆地念出了石碑头上最醒目的两个字,背后的三人却是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何为黄泉? 众人把目光落在了老狼身上,这家伙似乎对这些门道有些熟络。 老狼收回胡乱张望好奇的视线,扫了一眼众人,挺起胸膛开始嘚瑟。 “黄泉,是有讲究滴,或者说……咱们啊,已经身在地狱之中。”摇头晃脑,想抛书包,奈何刚才的眩晕感还在,才晃了一晃,就已经觉得天旋地转,连忙稳住身形。 “有屁快放,别耽误大家的行程。”老鲁很不客气地催促。 老狼却不以为然:“这位施主,知道什么叫做囫囵吞枣吗?吃饭吃得太急,未必是好事。黄泉的典故,你得细细听,细细琢磨,我也慢慢讲,如同猪八戒吃人参果那般,吃亏了,我可真就没时间再给你科普喽。” 老狼这是有的放矢,他见管理员大人也把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知道自己的话题,引起了对方的注意,于是便有了叫板老鲁的本钱。 “说说看。”韩宇提醒。 “好嘞。”老狼愉快地答应,但旁边的老鲁却是一脸黑线。 老狼冷哼一声,谁鸟你老鲁是什么感受?我菊花那一脚还在忍忍作痛呢?这叫做有仇不报非君子,老子的仇,他日一定要报! “有人死了或将要死了,经常会听到的两个词:命丧黄泉、含笑九泉,这让人不禁疑惑九泉和黄泉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两个词的意思是相近的,就是人死了要去的地方,也叫阴曹地府。”老狼在酆都这个点上没少花功夫,对于民间的一些地狱名词,尤为熟悉。 “远古时代的人们,想象不出,人死后究竟去了哪里,或者说不甘心死了,就此结束了,这才加以想象出了天堂、地狱、黄泉、九泉、奈何桥、彼岸花、孟婆汤……要说这古代啊,虽然科技落后,民俗文化却是博大精深,想象力也是极其丰富的。” “有人把人死后要去的地方,想象是一个十八层地狱的地方,也有人想象的是九泉。 说生前行善积德的人,死后都去了天堂,普通人和恶人,都到了九泉或者十八层地狱。像老鲁这种万恶的家伙,毫无疑问,是要去十八层地狱的!” 老狼故意停顿了五秒钟,就是想看看老鲁的恼羞成怒,奈何对方的忍耐力实在太好了,老狼只得继续科普。 “黄泉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挖井的经验得来的。在人们往地下深处挖的时候,就有水掺杂着黄土冒出来,水呈现出浑浊的黄色,所以就把地下深处,叫做黄泉。黄泉这个词在《左传·隐公元年》中也提到过: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九泉,说的是人死后,也分三六九等,根据在生前所行善恶的类别,就会到达相应的去处。这九泉分别是:酆泉、衙泉、黄泉、寒泉、阴泉、幽泉、下泉、苦泉和溟泉。 九泉是很深的地下,人死后去了似乎无边无际的地下深处,‘九’本来就是极致、最、到顶的意思,比如我们常用的词:九霄云外、一言九鼎、还有古诗句中的疑是银河落九天……‘九’在个位数中最大,所以用它来表示最大、最深、最长……九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朝末年,在阮瑀的《七哀》诗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可见‘九泉’这种说法已经很久远了。 黄泉它是九泉中最上面的一层,是没有做过什么恶事,也没有做过什么大善事的普通老百姓去的地方。来这里的人都是安安稳稳度过十八年后又投胎转世的,而去了其他八泉的人,要经受地狱般的折磨,是因为他们生前作恶,必须受到惩罚。这些人无法投胎转世,只能是变成虫鱼鸟兽。”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一段有趣的对白: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如果我没有关注地狱九泉的说法,我肯定把‘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中的十八,理解为投胎后的十八年后,再次长成了汉子,满血归来。但是有了九泉的知识打底,似乎这十八年,并非是投胎后的十八年,而是在地狱里受苦受难的十八年,与十八层地狱关联,估计是一年一层,受尽苦难,才能重新投胎。所以啊……”老狼望着老鲁,“人还是得少做坏事多积阴德,特别是粗鲁的事,说不得下一次我们不是来黄泉找人,而是要下到第十八层地狱最深处,才找得着某人的鬼影,那可就麻烦大了!”老狼挑着眉毛,指桑骂槐。 老鲁冷冷一笑,没跟老狼一般见识。 韩宇说:“照你分析,咱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