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永不相忘(求追读)
今天是朱高煦兵马三天一休的日子。
朱高煦正在王府上,等陈文回来后,带来了两个消息。
李友直和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太远了,不切实际,显然是随口应付他的,但是张信说出李友直这个人是显然有特殊意思在里面。
大明地方的兵甲贮备,由布政使司下属的军器局负责。
北平军器局仓库使为正九品的李友直。
李友直是直隶清宛县人,也就是老家在河北,距离北平挺近的。
朱高煦对他也有印象,因为以前每次和燕王出征,都会找李友直取兵甲,他大概二十多岁,比较年轻,每次都客客气气,看的出很想讨好燕王。
以前的朱高煦当时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朱高煦想想,可能李友直老家就在附近。
张信是个老狐狸,居然和李友直关系也不错,如果朱高煦能记住历史的细节,就会知道,原历史上,正是这两个人先后向燕王告发了朝廷的密旨抓捕的事。
“殿下真仍神人,张信果然有异志。”陈文这时不忘拍朱高煦一记马屁。
但凭良心说,陈文不是真想拍马屁,因为朱高煦是没猜错。
朱高煦派他过去,买兵甲买马都是假,就是试探。
果然一试就试出来了。
朱高煦一脸得意,心想,老子记不住李友直,还是记的住张信这个二五仔的。
“但也不能轻易相信。”朱高煦一本正经的道:“通常一个人在没有看到绝望之前,总有很多选择,有些人是因为绝望,才会做出外人无法理解的选择。”
如果朝廷突然把张信调走,你看张信会不会马上举报高阳郡王私买兵甲的事和私立长史的事。
张信现在和朱高煦暗通款曲,是因为他怕死,因为他身处旋涡的中心。
陈文深以为然,殿下说的话,总是那么有道理,他想了想:“当给他压力,逼他尽快投诚。”
“那倒也不用,或许朝廷会逼迫他。”朱高煦知道如果历史没有改变,接下来朝廷还会下密旨催促他尽快动手,最终逼的张信向燕王告密,但这件功劳,他得想办法拿到手上。
当下两人商量了一番,如何去找李友直,至于买马,朱高煦只是借口,并没真打算去买马,因为一旦燕王决定反了,他自然就会有大量的马。
原本他的兵甲都不需要准备,燕王一反,什么都有。
但现在他要练兵,才会想办法搞点兵甲。
不一会,外面有钟显进来,说好多人都来了。
朱高煦道:“请大伙去前厅等本王。”
钟显应声而去。
等朱高煦和陈文到了前院正厅,他的心腹部下们几乎都在。
王斌、韦达、盛坚、周虎、宋猛、侯海、钱巽、钱常、井盛、李默。
“拜见殿下。”众人看到朱高煦纷纷施礼。
“坐,坐,都坐。”朱高煦这次在大厅里准备了很多凳子,每个人都有位置。
大伙随意的坐下。
像侯海他们都有点奇怪,毕竟以前从来没有开会的时候坐在这里的。
而且以前朱高煦也很少召集这么多人开会,这次回来后,却已经召集了好几次。
但这样的转变,让他们还是很高兴。
“前些日子,本王在街上,偶遇井盛。”朱高煦道。
井盛脸色微红,好像有点不好意思,大伙都看向他,不知何意。
“井盛为了几两猪肉,和肉贩争执。”
井盛的脸更红了,羞愧的低下头。
“本王这才知道,原来我大明的官员,还是很清苦的。”
此言一出,现场的文武,特别是文官们几乎要泪奔,殿下说的是呐啊。
明朝官员的工资和宋唐相比简直不能直视,特别是宋朝,那真是有钱,同级别官员工资,明朝大概是宋朝的零头。
这也是为什么老朱动不动酷刑也刹不住贪腐之风。
明初四大案的郭恒案,更是在北平赫赫有名,当时的北平布政使李彧和按察使赵全德,伙同户部侍郎郭恒,还有大量各省官吏,一共贪污了两千四百万石粮食,而当时大明国库一年收入也才两千九百万石。
老朱盛怒之下,当时把六部侍郎以下所有官员全部诛杀,等于清空了一个朝廷的官员。
最后到案件完毕,前前后后杀了大概三万多人,几乎把全国官员杀空了。
但就是这样,还止不住,后继官员,依然年年会有贪腐案发生。
没办法,大明朝廷还是太小气,像朱高煦这些心腹们,大部分都是八品九品的低层官员,每年俸禄为33-40石,另外明朝还有折色,会有一部份是发钱,一部分发粮。
就这么点俸禄,没油水的官员,真的是连肉都不敢随便吃。
朱高煦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