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家女婿
得益于自己对军纪的重视,鸣镝所向,箭失所指的军令被士卒们牢记在心,这才有了高澄今日在妻子面前的风光。 这场游猎时的箭雨,也让高澄想起了自己素未蒙面的岳父,尔朱荣。 尔朱荣通过一场场围猎,练就了以七千之数大破葛荣号称百万六镇鲜卑的契胡精骑。 有这么个现成的例子,足以证明,狩猎加练兵,绝对有搞头。 想到就做,高澄即刻命人回洛阳传信,让大将军府司马王士良征召洛阳京畿军出城围猎操演。 王士良出于谨慎,在与赵彦深沟通后,亲自出城验证,想来是担心高澄在城外招了袭杀,信符被天子窃取盗用。 见到高澄无恙,王士良才放下心来。 而王士良这样的处理,也让高澄很满意,他夸赞了几句,再让王士良回洛阳征召士卒。 望着对方离开,高澄内心感慨: 历史上你要有这份心,何至于让高洋骗走了兵权。 但转念一想,也知道是自己强人所难。 原主远在邺城,王士良却在晋阳,路途遥远,又哪有时间让他验证。 而高洋亲往晋阳假传高澄命令夺权,还有同行的高澄心腹唐邕作证,王士良除了交权,也没有别的选择,毕竟晋阳是姓高,并不是姓王。 王士良并没有让高澄等太久,他不止谨慎一个优点,办事效率同样很快。 回到洛阳后,一连串军令从大将军府发出,很快,城中高澄麾下四千武川鲜卑步骑、四千弓手、以及高季式三千部众尽数赶至洛水岸边与高澄汇合。 高澄大手一挥,临时更改地点,往邙山围猎。 在至高无上的大将军调度下,就连天子的御辇也要跟着转换方向。 自从高澄瞄上邙山,山里的野物们可遭了殃,往往随着一支响箭破空,紧随其后的便是真真意义上的万箭齐发。 一阵箭雨后,山上总会增添许多大型‘刺猬’,活像另一个时空,身上插了一百多支箭失的元昂。 这样的声势也给了旁观的元善见极大的震撼,鸣镝所指,三千箭齐发的阵势,让他心生羡慕。 而万箭齐发却让元善见感受到了绝望,在这样的箭雨下,自己无论怎么拉拢宫人都只是徒劳。 高澄已是如此,手握二十万并州胡,总是对自己毕恭毕敬的高欢,在外人面前又是怎样的威势。 一念及此,元善见不禁恼怒元子攸,分明做了诛杀权臣这样的大事,却不能振兴大魏。 如今高家父子因尔朱荣的前车之鉴,不止分居两地,甚至绝不一起进宫,防的就是尔朱荣、尔朱菩提的遭遇。 这样的谨慎让元善见一筹莫展,除非能有机会将这对父子一齐抹去,否则无论走脱了谁,自己的下场都只是另一个元子攸。 元善见也终于明白刘思逸为何劝说自己忍辱负重,等待高欢寿终再做计较。 高澄不清楚元善见的心思,但他知道即使被圈养了十几年,历史上的元善见也并没有放弃振作。 从某种程度来说,元善见与汉献帝刘协很相像。 都是迫不得已被权臣所立,同样被长时间圈养,也都曾有过重振皇权的努力,他们面对的也都是爱好妇人的权臣父子。 在知晓了高家大姐儿的心意后,高澄也更倾向于让元善见的结局向刘协看齐。 自古君主被权臣篡位,无外乎两种结局。 以刘裕为分水岭,在他之前,不止保全性命,还能够获赠封地,祭祀先祖,受禅者绝对要把表面功夫做足。 自刘裕以后就简单多了,送他殉国便是。 刘裕开这样的先例自有他的苦衷,诸如起家晚、根基浅、年纪老了,儿子却还小。 但盲目效彷不可取,他希望尝试扭转这一风气,算是为王朝末年的子孙积德。 就算最终阻止不了人心道德的败坏,救不了末代君主,可后人翻看史书时,也能对自己的做法赞一句:高澄还是个忠厚人啊。 忠厚人高澄既然有了决断,便立即命亲随回洛阳城收罗医书,打算将其中害人的方子去掉,日后送进宫中给元善见当课业。 刘协退位后获封山阳公,运用自己当傀儡时所学习到的医术,与曹节一起救治山阳百姓。 他们免费为百姓治疗,只要是从附近云台山上挖下来的药材,绝不收取费用,只有从外地购买来的药材,才会酌情收回成本。 如果往后妹妹能与元善见效彷刘协、曹节夫妇相濡以沫。 对于高澄这位兄长来说,无论她怎么看待自己,都已经不重要了。 元善见学习骑射或许还能强健身体,而学习处理政事,那完全就是无用功,权力在高氏手中,哪需要天子代为行使... 好像哪里不对劲,但不重要,多花时间看看医书,也可以让元善见少胡思乱想一些。 于是,元善见并不知道,自高洋被安排了道德书籍后,他的学习课程也被小高王支配了。 就高澄这样因材施教的做法,赞一句南北朝大教育家,小孔丘,没毛病吧? 当然,小高王不慕虚名。 就在高澄按时交着公粮,休沐时或与元仲华,或与府中女卷出城围猎,操练部众。 而元善见也在高澄的淫威下,不得不学习医书的时候。 高欢从晋阳发来了一封书信。 二姐儿十三岁了,也该为她寻一户人家。 晋阳的小高澄并不是自己做不了儿女婚事的主,需要请示身在洛阳的大高欢。 他是尝到了用联姻之计渗透山胡,最终攻灭刘蠡升的甜头,想故技重施而已,于是来信找高澄商议。 高澄得到信,彷佛看见了高欢写信时的丑恶嘴脸,不禁暗自感慨: ‘这世上怎么会有人用这么恶劣的态度对待联姻势力,还有没有一点政治信誉。’ 什么?与刘蠡升联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