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迎亲与送别(4000)
昭德元年(548年),九月十三,高澄亲临历阳城,既是为迎萧妙淽,也是送别萧渊明。 萧妙淽远远望着正与堂叔萧渊明执手惜别的男子,这就是年长自己十六岁的丈夫么?生得倒是好相貌,可大丈夫哭哭啼啼的着实惹人生厌。 高澄可顾不上自己十二岁的小媳妇究竟是什么想法,离别在即,他擦干了眼泪,与萧渊明感慨道: “自与贞阳相识,方知江南人物,八公山之败,罪非贞阳,而在夏侯譒胆怯。” 小高王到底是个厚道人,眼见萧渊明在八公山为自己送来一场胜仗,又是辛苦冒着箭失,为他巡视淮南各地城防,到如今还给他赠上三万匹布的卖命钱,再怎么不当人,也得为萧渊明当着梁人的面,开脱几句。 说不准自己这位好兄弟将来还会有领兵的机会,要搁别人,他不敢妄想,但面对的是爱惜宗室的萧菩萨,谁又说得清楚。 不止高澄,北齐将领们无不对萧渊明赞赏有加,彭乐甚至直言,与贞阳侯论兵,错以为韦睿复生。 你也别管就彭乐那脑子,他除了猪突勐进,还懂什么兵法,反正北齐将领们一致鼓吹萧渊明是当世名将,八公山之败,纯粹是被羸弱之兵拖累,以及独眼夏侯逃离战场。 据他们回忆,当时梁军虽遭埋伏,但萧渊明指挥若定,毫不慌乱,是夏侯譒弃军而走,才动摇军心,若无彭乐冒死突进,只怕此战梁人甚至能够反败为胜。 彭乐为何能够领三千骑突进,无人阻拦,原因自然又是夏侯譒领了两千骑兵跑路。 总之八公山一役,罪在夏侯譒,错在梁军将士羸弱,与萧渊明是半点关系都没有,他虽然被掳为俘虏,但却能凭借自身气度折服北齐君臣,使他们以礼相待,毫无疑问是淮南战事中,南梁少有的闪光点,这难道不值得夸耀吗? 怎么,萧渊明为国家挣了这么大的面子,难道还要因为八公山之败这种无妄之灾而被牵连问罪吗?不重赏都说不过去好吧。 了解战场真相的也就那些人,包括萧渊明在内,其余梁将也会把罪责推在夏侯譒身上,使自己免于责罚:要不是这家伙逃了,我们准能赢。 又有北齐将领附和,只能说有什么样的君主,就有什么样的臣子,在小高王的多年熏陶下,北齐文武人均演技在线,将包括萧妙淽在内,在场梁人全都唬得一愣一愣。 梁人只知道是萧渊明在八公山中伏兵败,到今日才知晓,萧渊明原本可以反败为胜,偏偏队伍里出了一个懦夫。 这一说法传至江南,对夏侯譒的非议甚嚣尘上,任凭他如何辩解也没用,毕竟他在胜负未分的时候撤离战场,领骑兵逃回江南,这件事总不是假的吧。 你看,连齐人都在说八公山幸亏有你夏侯譒,还敢说这不是你的锅? 关键夏侯譒这人粗险薄行,平时风评就很不好。 至于底层士卒知晓实情,可在古代,这些高高在上的贵人们几时愿意去听他们讲话,连个开口的资格都没有。 况且谁又愿意去为在战场上抛弃他们,独自逃亡的夏侯譒说话,哪怕底层士卒都得为了面子,把锅甩给夏侯譒:真不是我们废物,我们不比齐兵差,全怪夏侯譒逃了,才使得阵脚大乱。 最终萧衍将夏侯夔长子夏侯撰从文职转为武职,由他统御夏侯氏私兵,显然也是信了所谓八公山之败,罪在夏侯的说法。 至于萧渊明,虽然他是受了夏侯譒拖累才兵败,但到底是军中主将,败军之将原本逃不过责罚,但考虑到他虽被俘,却能为国争荣,使齐人不敢小看江南人物,功过相抵,萧衍甚至见侄儿破家赎身,还私底下赏了一批财货,依旧对他委以重用。 据说,只是据说啊,消息真假不知,萧渊明在家里秘密供奉了高澄的长生牌位。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事后,官职被一贬再贬的夏侯譒在家中扎了一个草人,立于院中,头上贴了张纸,写下高澄的姓名,闲来无事总要抽上几鞭子。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齐梁之间的战俘交易进行得很顺畅,虽然不少南梁底层军士眼见齐军待遇,希望能在江北安家,但谁叫小高王这人素来重诺,还是一股脑将他们送了回去,换来布匹。 三万余梁军被俘将士分批渡江,十余万匹布也被陆续运来,高澄看着那一车车绢布,险些瞧花了眼,他对露天马车上的萧妙淽笑道: “这是要给将士们的赏格,可不能作为你的嫁妆。” 萧妙淽暗自咬牙,恨不得今夜就在高澄屁股上多刺几个窟窿。 送婚使者,萧妙淽三哥萧大款闻言,赶忙奉上嫁妆清单,尧师上前接过,呈给高澄。 高澄翻看后,恼怒道: “昔日朕尚冯翊公主(元仲华),百官礼物堆满十间屋子,平阳公(元善见)嫁妹,更以万匹丝绸作为贺礼,今日朕尚南朝公主,却只是区区这点嫁妆,建康朝堂诸公难道是囊中羞涩不愿随礼?梁主孙女出嫁,身为祖父,却无贺礼,莫非是轻视了朕!朕若不讨回这份颜面,绝不班师!” 派个大款送婚,不敲你竹杠,敲谁竹杠,况且高澄也没讲假话,当年他娶元仲华,还真就收了百官十间屋子的贺礼,与元善见一万匹丝绸。 萧大款都急得额头冒汗,他就没见过这般无耻的人,这索虏做人难道就没有底线的吗?逼婚就算了,瞧这架势,不给他一万匹丝绸,十间屋子的贺礼,他还真就不走了。 萧妙淽听闻高澄勒索,干扁的小胸脯气得一鼓一鼓,她扯下凤冠霞帔,一脸怒容道: “我皇祖父虽贵为天子,但爱民恤物,一冠可戴三年,一被可罩二年,日食一餐,只进素